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LOGO征集通知
一、背景:
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馬城鎮禹會村及前郢村,遺址坐落于涂山南麓,淮河和天河之間,地理坐標為東經117°11'55.2"E,北緯 32°53'31.1"N。遺存年代跨雙墩文化、龍山文化時期及漢代等多個時期,其中主體遺存年代為龍山文化時期。2013 年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類型為古遺址。
遺址總面積約為 200 萬平方米,結合歷年考古發掘成果,禹會村遺址整體按空間分布可分為三個主要區域:北區、中區、南區。在禹會村遺址的范圍內,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雙墩文化遺存,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龍山文化遺存,其中,雙墩文化遺跡屬于 7000 年前淮河中游重要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遺跡不僅填補了龍山文化的地域性空白,最新發現的圍垣聚落結構,揭露了當地復雜水文環境對人類居址的影響,是淮河中游史前文明持續演進的重要見證。
為加強遺址保護,推進遺址公園創建工作,2019年3月8日蚌埠市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
為進一步宣傳遺址公園,提升遺址公園的形象和知名度,經市文化和旅游局批準,特舉辦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LOGO征集活動。
二、征集內容:
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LOGO。
三、征集要求與提交說明:
1、主旨突出,特色鮮明。體現歷史感并具有時代感,能準確反映遺址公園的文化內涵和特色。
2、圖案大方,辨識度高,圖案線條簡潔流暢,造型生動。好創意獨特,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3、圖樣手繪,電腦制作皆可。電腦制作需附打印樣,手繪圖樣需附電子文本。手繪圖樣和電腦打印樣均以A4紙規格(包括彩色圖案、黑白圖案、黑白坐標圖案各一件)為標準。注明標準比例和標準色,同時遞交電子文件一份,電子文件不低于800萬像素。
四、設計圖稿須有好創意和設計的詳細文字說明(500字以內)
五、評審流程:
初評:
1、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邀請有關領導專家成立評審組,對應征作品進行初審,確定入圍創意方案5套,在有關新聞媒體和網站上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終評:
2、結合專家評審情況和社會各界意見確定中選方案。并通過新聞媒體及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網站向社會公布。
六、獎勵辦法:
1、中選方案設計者獲人民幣叁萬元的獎勵,其他入圍方案設計者獲人民幣貳仟元的獎勵。稅金,來稿郵寄費及作品制作費等相關費用由參加者自負。
2、所有參賽者均獲贈紀念品一份。
七、投稿事項:
1、單位投稿請在作品背面或另紙注明單位名字、地址、電話、法人代表及相關業務范疇和相關業績。個人投稿請注明姓名、身份證號碼、地址、電話。
2、應征作品應為原創作品,不得抄襲、剽竊,如涉及著作權、版權糾紛等法律相關問題,概由作者負責,征集方不承擔法律和相關責任。
3、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擁有入圍和中選作品完全使用權,中選作品使用權、版權等歸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所有。
4、所有作品請自留底稿,來稿恕不退還。
5、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保留對此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凡投稿參加評選者即說明同意本次征集各項規則。欲知更多相關背景資料請與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聯系。
八、特別說明:
征集單位在征集活動中擁有對參賽作品的使用權和發布權,參評者在評選活動期間不得將參評作品轉讓給第三方使用或參加其他評選活動。
征集日期為:自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9月20日
九、聯系方式
聯系郵箱:2207663926@qq.com,
聯系電話:19905525162
聯系人:韓女士
特此通知
蚌埠禹會村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
2020年6月20日